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电力烟草行业很少招聘正式员工,他们的员 [复制链接]

1#

电力、烟草行业很少招聘正式员工,他们的员工是哪里来的?

作为老HR,说点干货吧。电力、烟草和石油、通讯、航天、重工等央企(国企)差不多,都是重要骨干央企。电力属于央企归gzw管;但烟草行业,比较特殊,归专卖管理,带有央企性质。他们的管理体制和内部机制都差不多,员工性质和来源主要有三种:

第一,央企(电力、烟草)现有的员工类型。主要有三类人员群体:

一类是,合同制员工(俗称正式工,民间也称有编制的)。就是与国企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两次之后就是签无固定期限合同。这里面有两种,一种是年前的原正式职工(含工转干、工代干等身份)的职工,一种是年以后招聘的正式工。两者目前没有什么太大差别,只是在退休时,执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因为年以前就业的老职工那时候不缴社保。

二类是,劳务派遣制员工(俗称劳务工、临时工)。就是与第三方(一般劳务公司、人力资源代理公司)签劳动合同,然后派驻到国企来工作。劳务工是劳务公司的合同制员工,是劳务公司的人,不是国企的人,只是为国企打工的“输入劳务人员”。薪酬和福利,远远低于正式工。

三类是,业务外包工(俗称外包工、临时工)。就是与第三方(外包公司、劳务公司、人力资源代理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然后还是到国企来工作。但是,与劳务工不同的是,国企不能直接管理外包工。因为国企与外包公司签订的是业务外包合同,与人员无关,外包工只是业务外包中的一个工作量。

第二、国企补充新人(正式工),主要渠道是校园招聘。

国企需要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以及技术人员,这些都是主体岗位,属于正式工。每年秋招和春招,都是国企补充新人的主渠道。电力、烟草公司,主要会面向几个主体专业的大学,比如华北电力、农业大学等等,招聘那些主体专业学生。石油公司,就会主要面向几所石油院校;建筑类国企,就会面向一些建筑类大学。主要的目的,就是直接招聘专业对口的学生。

当然了,电力、烟草公司也要招聘综合类的专业,比如,金融、经济、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他们也会面向/名校招聘综合专业人才。

主要的渠道,一是在网上公开招聘海报,二是直接去大学里宣讲,三是对紧缺的主体专业,企业早早就去学校“抢人才”了,提前半年就签了协议。

由于电力和烟草是稳定性、福利性超级好的国企(央企),求职者如过江之鲫,所以,他们抬高了门槛,除了主体专业之外,综合类的职位往往面向名校硕士。

具体的招聘流程:一是第一轮笔试,二是第二轮面试,三是用人单位直接面试,录取,签合同。这些大学生都是正式工。

第三,国企一线操作人员或者辅助岗位,一般采取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方式招人。

电力、烟草行业,也有大量的一线操作人员,比如,巡线工、电工、配电工等等;烟草公司里专卖店里的售货员、送货员以及卷烟厂里的操作工人等等。这些岗位,属于三性岗位,辅助性、替代性、临时性,不需要很硬的学历和技术,通常招劳务工就可以了。

国企里的一些辅助岗位,比如,食堂的人员、门卫保洁司机、各级管理部门里的低技术岗位,为了减少人工成本,他们也招劳务工或外包工。

最后总结,为什么这些央企和国企招正式工很少,那些人是怎么进来的?

一是央企国企都是老字号企业,员工队伍庞大,内部人才培养和补充体系完善,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相对饱和。所以,每年校园招聘,也只是补充一点新鲜力量,总量不会很大。

二是央企国企还是实行定员定岗定编定资,人工成本控制很严,他们对缺人岗位,能不招正式工就不招正式工,能替换成劳务工就替换成劳务工。劳务工薪酬低,好管理,便于辞退,不留麻烦。

三是这些企业都是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内部关系复杂,即使是公开校园招聘,除了第一轮笔试之外,还是第二轮面试,这个环节是由用人单位来把握的。照顾职工子女等特殊人员,也是一种潜规则。

三是这些企业还有一个特殊用人方式,就是转业人员,许多职场子女也是通过转业等方式单独招进来。

四是央企国企,特别是待遇好的企业,很少社会招聘,一是因为内部可以人力资源配置,二是为了避嫌,所以,他们原则上不招聘社会人员,除非是一些内部无法解决的特殊专业。但是,有些建筑类、外部施工类的企业,也会在偏远岗位进行社会招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