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担使命聚同心促巨变守护贫困群众健 [复制链接]

1#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是实现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健康扶贫专责工作组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聚焦“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精准把脉,靶向施策,健全完善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做实做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市健康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有关统计数据,全市因病致贫人口已脱贫户、人,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从年的57.73%提高到年的86.9%。

医保兜底

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

“以前省吃俭用还看不起病,现在不一样了,党的健康扶贫政策让我不再为看病担忧,我打心眼里高兴。”永昌县焦家庄镇村民李继荣说。

李继医院确诊患有主动脉夹层瘤,治疗花费17.78万元,这笔高昂的治疗费用使他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可喜的是,永昌县合作医疗给李继荣报销3万元、大病保险赔付5.76万元,民政医疗救助2.71万元,重特大疾病患者慈善救助基金给为发放3.47万元慈善救助。这样一算,17.78万元的治疗费用,李继荣只需自付2.84万元。

近年来,我市高度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是困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市精准施策,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真正实现让贫困患者少跑腿、方便看病。

“感谢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我无微不至的帮扶和照顾,每次看到他们来家里为我治疗,我很高兴,觉得日子也有盼头了。”提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永昌县新城子镇西湾村村民李雄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52岁的李雄基年轻时在煤矿上班,不幸患上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随着病情逐渐加重,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动,加之家庭经济困难,只能在家自己做氧疗。

自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李雄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在已经能够从事家庭牛、羊养殖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我市将抓实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抓好贫困人口慢病管理作为预防致贫返贫的重要措施,加强签约服务力量,组建由市、县、乡、村四级医生参与的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向贫困人口免费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

为增强困难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签约团队根据贫困人口健康情况,按照“一人一策、一病一方”要求,因人因病制定个性化健康帮扶措施,定期随访病情,指导疾病治疗和慢病管理,普及治病防病知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进村入户开展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送医上门人次、慢病管理及康复指导人次。

我市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大病救治政策,将救治病种从最初的9种增加到目前的30种,医院,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搭建贫困人口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累计救治贫困人口大病患者人,大病救治率达%。

强基固本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病要看得起,更要看得好,二者兼得的背后,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我市从体制机制、政策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农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通过结对帮扶的方式,组织市直4医院对县、区乡镇卫生院进行结对帮扶,帮助提升乡镇卫生院学科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优质护理、辅助检诊技术水平。医院遴选11名医师到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1年的驻点执业,有效增强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力量。

同时,我市大力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条件,为各乡镇卫生院配齐DR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加强医技人员培训,确保医疗设备发挥作用,进一步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针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及基本公卫需求,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多层次、多专业的业务培训,今年累计培训乡镇卫生院医、护、药、技等专业技术人员及村医余人次,有效提升了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多发常见疾病诊疗、常见急症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的目标。

文/记者刘海燕

图片来源:金昌市卫健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