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 http://m.39.net/pf/a_7572162.html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终于揭晓。求真榜总结“科学”流言背后的规律,梳理出错误联想、量变质变、成见效应、断章取义、借“技”卖货、夸大其词等六大谣言套路,快来看看您有没有中招?
1
错误联想类
吸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流言
烟草颗粒是纳米(nm)级的,可均匀覆盖在肺细胞表面,形成一道屏障,将病毒阻挡在人体之外。因此,吸烟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真相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首先,烟草燃烧产生的成分有两种:一是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是固体颗粒,如尼古丁和焦油颗粒。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料,这些固体颗粒的大小在1—2.5μm之间,并非纳米(nm)级。不同病毒的大小虽然差异很大,但都属于纳米(nm)级。1μm=nm,指望烟草颗粒阻挡病毒,大约相当于用纱布去过滤水源,并不现实。
其次,烟草不但不能帮助呼吸道抵御外敌,反而会对呼吸道造成损伤。研究显示,烟草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致癌物有几十种。它们会干扰肺脏的正常运转、破坏肺脏的防御体系,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相关研究还显示,吸烟会增加罹患流感的风险。美国曾经对30万退伍军人进行长达16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者的流感死亡率远远高于不吸烟的人。所以吸烟不仅会加大感染呼吸道病毒的风险,也会加重感染的后果。
规律
面对新生事物时,人们如果不顾常识进行错误或者过度联想,就可能中了流言的圈套。“吃大蒜能预防新冠病毒”“喝高度酒可抵抗新冠病毒”这些流言,也都是错误联想。
2
量变质变类
吃芹菜可以降血压
流言
芹菜中含有的芹菜素能舒张血管,所以吃芹菜可以降低人体血压。
真相
科学实验表明,芹菜中含有的芹菜素可以作用于血管内皮,进而舒张血管。舒张血管确实对降低血压有好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学者曾进行过定量研究:降低老鼠的血压大概需要0.g/kg芹菜素。就是说,1kg的老鼠一次吃0.g芹菜素才能降低血压。照此估算,体重60kg的人一次要摄入1.56g芹菜素才能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不同品种的芹菜以及芹菜的不同部位中芹菜素的含量不同,大致在0.%—0.%之间;而且叶子中含量更多,我们爱吃的芹菜茎中含量较低。
按照最高含量0.%计算,1kg芹菜含有0.88g芹菜素。换句话说,要想通过吃芹菜达到降血压的效果,首先得学会挑选芹菜素含量最高的品种,其次要把芹菜茎丢掉,多吃芹菜叶,最后,还要一次吃上1.7kg以上,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规律
这类流言脱离剂量谈“毒性”或影响,在科学上不具备实际意义。在过去的一年中,脱离剂量谈影响的不科学说法还包括“医院安检仪辐射非常大,会影响胎儿健康”“喝牛奶会引发纤维腺瘤”等。
3
成见效应类
发现结节要立即切除,否则会癌变
流言
发现结节一定要立即切除,否则日后肯定会癌变。
真相
结节,通俗来讲是指体积相对较小的无感觉或有疼痛感的肿块。人体颈部、腋下、乳腺,以及身体各处的皮下,都有可能看到、摸到结节。但也有一些结节长在“隐秘的角落”,不容易被发现,如长在肺部、肝脏、肾脏、心脏等脏器上的结节,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才能发现。
对于结节不必过度紧张,90%以上的结节都是良性的。良性结节一般不需要处理,而且有的结节终生都是良性的,比如瘢痕性结节(一种人体受到创伤后修复过程中形成的结节,伴随一生也不会有变化)。查出结节,医院就诊,判定结节的良、恶性以及分级,并随时观察。
“无差别切除”结节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切除结节后,对患处的局部组织会造成一定的破坏。比如乳腺结节,切除后可能会造成乳腺导管的破坏;切除肺结节,可能要切除部分肺叶,从而影响肺部功能。总之,要不要切除、何时切除结节,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定。
规律
过分依赖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会使人失去理性、客观的判断。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发现结节后,为避免发生癌变而选择“斩草除根”,“发现结节要立即切除,否则会癌变”这一流言也就随之形成。类似的“体脂率越低越好”“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等流言就是迎合了人们的成见效应,把问题和解决方案简单化。
4
断章取义类
量子计算机已经可以取代经典计算机
流言
我国研制出的量子计算机“九章”实现了“量子霸权”,已经可以取代经典计算机。
真相
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具有实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据现有理论,该量子计算系统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万亿倍,即“九章”一分钟完成的任务,超级计算机需要一亿年。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研究突破并不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可以完全取代经典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只有在处理设计出高效量子算法的特定问题时,才能超过经典计算机。对于没有量子算法的问题,例如最简单的加减乘除,量子计算机就没有任何优势。
规律
这类流言选取了完整科学结论中的一部分进行加工、传播,但可能与原意大相径庭。“量子计算机能让‘时间倒流’”“外星人发来了太空无线电波”等流言也是对完整科学结论中的一部分进行加工、传播,它们有的不够严谨,有的则完全是错误的解读。
5
借“技”卖货类
“手机信号增强贴”能增强信号
流言
将“手机信号增强贴”贴在手机背部的有效位置,信号就能从1格变成3格,玩游戏、刷视频不再延迟,地下车库、高层办公楼等全场景均能使用,其原理是此类贴纸可以增加手机的波长。
真相
商家宣称的“目前最先进款型信号增强贴”,是在一张塑料片上镀一层铝膜,铝膜上面印有一层类似磁性油墨的材料。“通过拉长手机内置天线接收信号的波长,来增强信号的接收范围”的说法,从原理上是讲不通的。
首先,波长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被“拉长”;其次,放大任何东西都需要能源,而贴纸属于“无源天线”,无法为“有效放大信号”提供能源。而且,由于手机型号及运营商的不同,各手机信号频率也不相同,要实现共振就必须与相应手机信号的频率相同。因此,一张贴纸即便能产生某种共振,也不可能符合所有手机频率,不可能实现商家宣称的“全场景”应用。
不少人对通信速率存在误解,认为信号强下载速率就会快一些,但这不是绝对的。数据下载速率不仅取决于网络,还取决于输出数据的服务器以及用户数。“贴上信号增强贴能提高下载速率”其实是个伪命题。
规律
这类流言借科技之名,行营销之实。“手机信号增强贴”就是打着高科技旗号传播伪科学的现实例子。这类产品利用了人们对于新科技的向往,通过编造伪科学原理来获取商业利益,它们经不起深入、严谨的科学分析。类似的流言还有“用脱糖电饭锅蒸饭可降低米饭中70%糖分”“‘量子波动速读’一分钟可阅读10万字”等。
6
夸大其词类
输液可以预防脑中风
流言
秋季天气转凉,输液可以扩张人体血管,有效预防脑中风。
真相
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定期输液可以预防脑中风。输液的作用机理是暂时性地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环血容量、改善脑灌注,只会起到短暂的治疗作用。健康人定期输液会提前透支血管的扩张能力并导致药物耐受现象,在真正出现脑梗死等症状需要输液时反而治疗效果欠佳。
通过静脉输注溶栓药物是脑中风急性期的抢救方式,有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如溶栓距离发病时间不宜超过4—5个小时、有出血史及手术外伤病史的患者不能溶栓等。
脑中风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引发脑中风和再次脑中风的因素有疾病、遗传、年龄、药物等,凡是不结合上述致病因素而进行的干预行为,都很难起到预防作用,单纯用输液预防脑中风显然是不科学的。
规律
这类流言不顾限定条件将科学结论夸大,以偏概全,极具迷惑性。“输液可以预防脑中风”等流言,许多老年人信以为真。与之类似的“老年人献血可以降血脂”“正常人多吸氧可以保健”等流言,其论述中虽然有正确的地方,但往往夸大其他细节,这恰恰是流言的狡猾之处。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更多精彩文章
《群言》年第1期,整装待发!
讲述您和民盟的故事
健康生活科学养生
用科学醒脑
拒绝谣言,冷静度夏
科学防疫 健康生活
明辨真假,科学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