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荷兰法院判决Uber司机为“员工”,而非独立的承包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雅婷实习生张晓凤广州报道日前,荷兰阿姆斯特丹法院裁定,网约车公司Uber的司机是员工,而非独立的承包商,因此根据当地劳动法,Uber司机有权享有正式员工的权利。
这是工会在保障零工经济劳动者权益领域中争取的又一次法庭胜利。在今年早些时候,英国法院曾对Uber做出了类似的判决。Uber表示将对这一决定提起上诉,并称“没有打算在荷兰雇佣司机”。
零工经济劳动者又胜一城
荷兰国家工会中心(FederationofDutchTradeUnions,下称FNV)于去年向Uber提出诉讼,要求该公司按照出租车行业规定,给予荷兰当地约名Uber司机员工待遇。
据报道,Uber辩护称,它只是一个连接乘客与出租车司机的技术平台,因而与司机并非雇佣关系。但阿姆斯特丹法院表示:“Uber与这些司机之间的法律关系符合雇佣合同的所有特征”。
与此同时,法院强调了司机所提供服务的本质,以及Uber如何通过其应用程序和算法控制他们工作与收益的事实。
最终法院裁定,Uber平台上的司机受到《出租车运输集体劳动协议》(Collectivelabouragreementfortaxitransportation)的保护,Uber需为平台司机提供更多的福利,包括解雇司机与生病时的权益保障。并且,Uber还将因未能履行劳动条款而被罚款5万欧元。
“我们对这一决定感到失望,因为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司机希望保持独立。”Uber北欧总经理MauritsSchnfeld说,“司机们不想放弃选择是否工作、何时何地工作的自由。为了司机的利益,我们将上诉法院的裁决,同时继续改善荷兰的业务工作。”
而FNV副主席扎卡里亚·布凡加查(ZakariaBoufangacha)表示:“根据裁决,Uber平台上的司机现在自动受雇于Uber,因此他们将获得更多的工资和更多的权益。”
Uber业务扩张因监管受阻
由于监管法律较为严格,Uber在欧洲的业务开展格外吃力。年,Uber开始进入欧洲市场,随后便遭到多城市监管部门“围剿”,指控的原因包括不正当竞争、不遵守当地劳动法律等。
以德国为例,从年以来,Uber公司先后被逐出德国大部分城市,如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和汉堡等,在德国柏林和慕尼黑也只能提供有限的服务。
年,意大利法院宣判Uber对正规出租车行业构成不正当竞争,并禁止该公司在意大利的运营服务。法院同时表示,除了对出租车构成不正当竞争外,Uber无法确认其平台司机是否具有专业驾车执照,这将给乘客带来安全隐患。随后,由于丹麦加紧了对出租车运营商的管制,Uber也宣布退出丹麦。
而Uber曾经仰赖的“免死金牌”,即自称为数字服务公司,而非交通运输公司的说法,也在年底被欧盟法院判定无效。欧盟法院强调,透过程序将非专业的驾驶员连接起来,并提供载客服务,这与运输服务拥有本质上的关联。
自此,欧洲各国对Uber的诉讼进程进一步加快。
今年2月,英国最高法院做出一项裁定,判定Uber司机有权享有最低工资等员工权益。这项诉讼早在年由25名Uber司机发起,他们要求获得带薪休假、休息时间等劳工权利。
尽管Uber强调该判决仅适用于涉及诉讼案的少数司机,并不适用于其目前在英国的所有6万名司机,但这项判决结果仍被认为有望改变“零工经济”劳动者的地位。
在英国败诉后,Uber于3月表示,它将为旗下7万多名英国司机改善待遇,包括给司机提供最低工资。在今年公布的财报中显示,Uber在英国司机福利一项上已投入6万美元。
与其他欧美国家不同,英国劳动法为平台司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工人”身份,将司机置于没有福利的独立合同工和享有福利的正式雇员之间。
在美国,Uber同样面临如何定义平台司机劳动性质的难题。年,加州州长签署了颇具争议的“AB5”法案。根据这一法案,企业必须将包括网约车司机在内的零工经济合同工作为正式员工对待,使他们有权获得最低工资等保障。
该法案招致了Uber的强烈反对。Uber等公司开始寻求获得豁免,并投入超过2亿美元宣传造势,鼓励民众投票通过反对该法案的“22号法案”。年底,22号法案得到加州选民的支持,Uber公司得以在加州维持现有的商业模式。
Uber年度财报显示,公司年全年亏损达67.7亿美元,这与监管平台、零工经济公司与劳动者之间的三方博弈不无关系。
今年2月,Uber发布了一份白皮书,呼吁欧洲为零工平台就业的员工制定新政策标准,而非简单套用旧的劳动雇佣法规。Uber通过白皮书向欧盟推荐了美国加州的模式,即监管部门应该保护外包工权益,但是没有必要把他们界定为全职正式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