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浦东新区名中医之呼吸道疾病专家倪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治么 http://www.xcgfxx.com/

本期名医

博士

主任医师,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倪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在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方面积累较为丰富的临证经验。值得一提的是,主持开展的运用扶阳法防治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特色项目“冬病夏治”在浦东地区乃至上海有一定的影响。

临诊特色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加剧、空气污染、人口老龄化、吸烟等因素,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

兹依据病种之不同分述如下:

外感内伤辨慢支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慢性支气管炎当辨外感、内伤。一般而言,外感咳嗽其病尚浅而易治疗,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其病较深,治疗上难取速效。外感之咳以治肺为主,内伤之咳以治其他脏腑为主。按“治病必求其本”的思想,当以去邪止咳、扶正补虚分别处理。临床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缓解期以肺脾气虚或肺肾两虚为主,以健脾、补肺、固肾为根本治疗;急性发作时因感受外邪,夹有寒痰或热痰,以解表、宣肺、化痰治疗咳喘的标证。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总以“温补肺阳、兼顾脾肾”为原则,临床上二陈汤、六君子汤、止嗽散、泻白散、三子养亲汤为常用方剂,健脾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不可或缺。该病常于冬季发作或加重,故培补肺肾以防止复发也十分关键,玉屏风散、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可选用。

COPD以虚实为纲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以气道不完全阻塞为特征的疾病,以动辄气促为主要表现,现代医学责之于通气功能障碍。

该病属中医学“喘证”范畴。除以补肾、纳气、平喘为治疗大法外,还需根据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以及并发症的有无而或温肺阳,或温脾阳,或温心肾阳气。临证常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苏子降气丸、泻白散、七味都气丸、金匮肾气丸、金水六君煎、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

祛痰止血治支扩

支气管扩张症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以致支气管扩张和变形,造成痰液潴留、反复感染、毛细血管扩张等病变。

该病属中医“肺痈”、“咳血”等范畴。其病因有内、外两方面,外因为感受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肺失宣肃,肺络受损;内因则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于肺,肃降无权,损伤肺络所致。支扩的治疗重点在于祛痰、止血,大多选用千金苇茎汤、二陈汤、六君子汤、桑白皮汤、百合固金汤、泻白散。

温阳散寒治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炎症性疾病。

该病属中医学“哮证”范畴。哮喘证型虽有寒热虚实之分,但以寒型较为多见,尤其反复多发的哮喘则以虚寒型为主。哮喘急性发作时,以邪实为主,当祛邪,常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麻黄汤、射干麻黄汤、定喘汤等,病情稳定未发作时当固本为主,则用金匮肾气丸、玉屏风散。对哮喘反复发作的患者,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为原则。

益气固表防间肺

间质性肺病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间质性肺病属中医“肺痿”范畴,应当结合临床具体情况而施攻补之法,在权衡标本缓急的辨证过程中,时时考虑肺痿本虚的病性特点。因此,扶助卫表之阳气在减少肺纤维化患者感冒和急性加重次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玉屏风散、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汤、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为临床常用方剂。

温阳化瘀治肺心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因肺、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继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的疾病。

肺心病属中医“心悸”、“水肿”范畴,倪伟强调治病求本,当遵循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辨证论治:急性发作时拟化痰理气为主,予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痰热较著者,治以清肺化痰常用方为桑白皮汤;阳虚水泛者,用五苓散合真武汤温阳化饮,泻肺利水;稳定期肺气亏虚者,予玉屏风散、补肺汤加少许健脾化湿药;肺肾两虚、肾不纳气者,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之人参蛤蚧散。

鼻炎之治不离宣肺

过敏性鼻炎又名变应性鼻炎,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流清涕、鼻塞和鼻痒,部分患者伴有嗅觉减退。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认为肺脏虚冷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重在宣肺,小青龙汤、麻黄汤、苍耳子散、玉屏风散、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常用方剂。

CVA治以祛风止咳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往往被误诊为支气管炎。

该病属中医学“风咳”范畴,治疗重在祛风、止咳,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止嗽散等。

阳虚痰凝辨慢咽

慢性咽炎是临床中常见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病程长,症状顽固,反复发作难愈。

该病属于中医学“喉痹”范畴,当今临床医生大多从脏腑虚弱,虚火上行,火热蕴结咽喉来进行辨治,投药一味的寒凉滋腻,致使素体阳虚者阳气更伤,且喉痹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其实,临床上慢喉痹以阳虚、痰凝者更为多见,阳虚喉痹应以温阳散寒之药物为功效卓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