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进展。
治疗
慢阻肺治疗以“补肺益肾为主、同时兼顾脾胃”为主要思想,在扶正的同时,兼顾虚实夹杂的疾病本质兼以祛邪,同时做到祛邪不伤正。虽然很多医家在治疗慢阻肺上的思想与李老有相通指出,但李老在遣方用药上有一定的见解。
补肺不是简单地补肺,补气,而是兼顾脾肺之间的母子关系,在补肺的同时加以健脾,以达到培土生金的作用。李老喜用参芪补肺,黄芪是治疗慢阻肺患者最常用的药物,它同时兼顾肺脾肾三脏,在临床中加以配伍,疗效显著。对于虚证的患者则常用炙黄芪,而对于邪重的患者则常用生黄芪,炙黄芪的补气作用强于生黄芪,而生黄芪对于邪重的患者可以做到补气而不敛邪,加以辛散的药物如细辛等可达到祛邪外出的作用。若遇到病情稳定、表虚不固的病人,常加白术、防风以固卫表;若患者气虚较重,肺脾肾三脏皆虚,则常将养阴作用的*参、太子参和西洋参,同时加以生脉饮以养阴敛肺。*参常用于津伤而阴未伤的人,太子参则常用于阴伤有热的人,而对于慢阻肺后期元气大伤又不能用人参大补的患者,常嘱其用西洋参煎水,每日服之。
七一建*节
在健脾补肺时李老常根据情况加以辨证治疗,神疲乏力的患者以四君子汤加减,脾虚泄泻的患者加芡实以健脾祛湿,脾肾阳虚泻下不止的加补骨脂以补肾壮阳、温脾止泻,对于腹部胀满的病人加以枳实、厚朴以下气平喘,对于便秘的病人则多用炙大黄以防伤正。
病案
白某,男,60岁
就诊时症见:胸闷气喘,咳嗽,咳白痰,量不多,胃纳不佳,四肢不温,大便干,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诊断:喘病,证属肺肾气虚,痰湿阻肺;治疗以补肺益肾,活血通络,化痰平喘。
具体处方如下:炙黄芪50g、苦杏仁15g、炙麻黄9g、法半夏15g、厚朴15g、苏子15g、地龙10g、穿山龙30g、*参20g、桔梗15g、苍术15g、酒大黄12g、前胡15g、白果15g、川贝母粉6g。
服用七剂后咳喘明显减轻,依前法,随证加减,服药30余剂后,病情平稳,喘证已缓解,气喘明显减轻能外出散步。
按语
本例患者,年老正衰,且咳喘日久由肺及肾,由经入络,形成以肺肾气虚为本,痰湿阻肺络为标的病机。方中*参、炙黄芪补脾肾之气,麻黄清肺中之郁热,法半夏化痰祛湿,合厚朴、苏子更降上逆之肺气,杏仁、桔梗、白果敛肺平喘止咳,与苍术、穿山龙、前胡、川贝母粉共奏止咳化痰之功;久病入络,地龙搜风通络,大黄清热通便,诸药合用阴、阳、肺、脾、肾俱补,同时又有活血通络、止咳化痰、纳气平喘之效。
综上所述,慢阻肺以肺脾肾虚为本,痰饮、气滞、血瘀等实邪为标,在治疗上补肺益肾健脾的同时加以祛邪,共奏扶正祛邪,祛邪而不伤正之功。
总结
李主任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辨证论治,遣方用药详查寒热虚实,注重病之根本,调补先天不忘后天,对于药物选择有很多自己的特色,其治疗效果显著,使众多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提高,为控制COPD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开拓了中医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呼吸科主任医师:李国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