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通过络、手机向两会建言献策
今年两会召开以来,越来越多的普通中国人通过络、手机等新途径,建言献策,有序参与国家*治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农民工康厚明日前作为新华举行的全国首场手机飞信访谈的特邀嘉宾,就劳动合同法、农民工子女教育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读者的短信提问。
“我在外打工快十年了,就因为社保不能转回老家,到现在还不敢买。希望这次两会能讨论一下这个关系上亿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广东一家电风扇厂的农民工秦国文在手机短信中说。
康厚明回答说:“我将在会上提出建议,尽快让农民工用上‘社保一卡通’,以解决跨地区打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难题。”这场访谈参与人数达到1000万人,其中农民工超过100万。
康厚明是中国第一批进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农民工,他所代表的,正是超过2亿人的像秦国文这样外出打工的普通人。
今年两会期间,通过互联和手机等新兴的参*方式,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向代表委员表达意愿和诉求,向*府提出建议和意见,甚至向国务院总理直接提问,被媒体称为“不在会场的代表委员”。
专家认为,与写信、打电话、在出版物上发表文章、直接和公共部门面对面陈述意见等传统意愿诉求表达方式相比,公众在络等新兴媒体上发表对公共事务的看法,是一种成本低、传播迅捷、表达方便的方式。
据统计,中国民已达2.1亿,居世界第二。而手机的普及率更高,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人拥有手机。
两会期间,新华、中国等新闻站和新浪、腾讯等商业站均提供了论坛、博客、络调查和手机、“飞信”等各类平台与民互动。“我有问题问总理”“手机两会议*厅”“有话上说”等栏目在络和手机上随处可见,参与度极高。
截至3月11日,新华上已有超过1亿人次参与“亿万读者问总理”互动活动,来自普通工人、农民、学生的短信留言达25万条。腾讯推出的“我有问题问总理”收到民留言近10万条。
民生问题是中国公民最关注的话题。新华等站推出的两会热点调查显示,物价、住房、医药卫生等问题关注度最高。
“合作医疗的起付点太高了,能不能降下来?”“能否关心一下乙肝患者和病*携带者。”“希望增加农村教师的工资。”民和手机读者的留言更加直率、一针见血。
对民在论坛、博客、手机等各种方式提出的问题积极回应成为代表委员们的自觉行为。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特级教师陈静怡说:“络给了人们一个更加广阔的时空。如果说人大代表是联系*府和百姓的桥梁,我愿意通过络了解民意,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高钢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互联技术的拓展最大限度地突破了信息交流的时空界限,意义重大。信息交流的通畅、民主渠道的拓宽是人们赢得共识、走向和谐的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治发展的新景象。
收到全国人大代表的直接回复让农民工秦国文很兴奋。更让他高兴的是,几天之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宣布,将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全国各地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并争取早日在全国实行社会保险卡的“一卡通”。
“我们厂有几千名农民工,社保一卡通让大家都很兴奋。”秦国文说,“希望能早日公布具体的实施办法,这样大家就真正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