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护士留言患者拒绝吸氧,身为护士如何说
TUhjnbcbe - 2021/1/26 18:41:00

这个案例在我们工作中非常常见,经常有病人及家属认为吸氧没有任何作用!其实这是错误的,氧气等同于处方药,给病人氧疗实际上是为了与疾病对抗。(氧疗处方包括:氧气输送系统、吸氧监测、吸氧时间、吸氧浓度。)下面是小编在临床工作中发生的案例!

案例一:

患者刘某:冠心病,心脏支架术后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王护士巡视病房后发现病人自行摘除鼻导管。王护士说:刘阿姨我先把氧气放在这,需要问一下主管医生的意见。

案例二:

患者何某心绞痛,患者自述胸闷,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氧气吸入。病人觉得自己病情好转,吸氧浪费钱。李护士说:何老爷子吸氧对你的病情有好处。

案例三:

患者李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咳嗽、咳痰3天伴呼吸困难、喘息入院,给予氧气吸入。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便要求停止氧气吸入。常护士说:老爷子,吸氧最你的病情恢复有帮助,你的病情主要累及肺,会对心脏和循环造成影响,使你的心脏负荷增加,导致你运动耐力,生活质量下降,所以,老爷子为了你的健康,请积极配合我们我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案例分析:

王护士:护士年资低对患者病情认识不足未按医嘱执行。李护士:护士对患者沟通过于简单说服力不强,未得到患者不认可。常护士:护士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临床工作经验取得患者合作。我们经常为患者吸氧,你知道氧气吸入的并发症吗?1、呼吸道分泌物干燥:从供氧装置出来的氧气是干燥的,吸入后可使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燥,不容易排出。因此,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以预防呼吸道黏膜和分泌物干结。2、呼吸抑制:降低可刺激周围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加肺部通气。吸入高浓度氧后,升高可使这一反射机制消除,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甚至出现呼吸停止。对这类患者需进行低流量、低浓度的控制性给氧。3、吸入性肺不张: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后,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阻塞,肺泡内的氧气可被循环的血流迅速吸收,导致肺泡塌陷,引起肺不张。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使用高浓度氧后,过高的动脉氧分压(PaO2达到mmHg以上)是引起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新生儿给氧浓度应严格控制在40%以下,并控制吸氧时间。5、氧中毒,分为肺型氧中毒、脑型氧中毒预防与处理:预防氧中毒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控制氧吸入的浓度和时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必须吸氧的六个理由:1、心脑血管疾病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由于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使得心脏和大脑由于缺乏氧气、养料的供应引起一系列病变,从而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头痛、眩晕、耳鸣、心绞痛、肢体麻木等症状。那么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血液里直接补充氧气。2、由于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这些突发性疾病大多发生在夜间,因此临睡前吸氧30分钟就能大大降低这些突发性疾病的发病率。3、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进入人体后,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氧才能把这些药物分解吸收,否则药效就不能充分发挥,因此药物配合氧疗会起到加倍的治疗效果。4、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旦遇到紧急或突发情况立即吸入氧气,一方面能迅速缓解症状,同时也能为医生的抢救赢得时间。5、长期吸氧能有效的降低血粘度,调节血压,预防动脉硬化,因此也可长期坚持家庭氧疗,就能从根本上遏制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6、对心肌梗塞、脑栓塞、脑溢血康复期病人来说,吸氧有效促进心肌细胞、脑细胞的功能恢复。

氧气吸入的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震、防热、防火、防油)。2.氧气流须经过湿化瓶,以减轻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3.长期氧疗,给氧流量应控制在2升/分钟~4升/分钟,每天吸氧不得超过1小时,以防产生氧自由基危害健康。4.鼻导管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通畅,每天更换两次,煮沸消毒10分钟备用,最好使用一次性吸氧管。5.告知患者及家属勿擅自调节氧流量,勿折叠、扭曲、压迫氧气管。6.翻身时避免氧气管滑脱,病房内禁止吸烟。7.对长期氧疗的病人,防止氧气管压迫皮肤。

作者单位:医院心内科

编辑:魏李培校对:王乐民

以上为原创,转载须获本报授权并标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护士留言患者拒绝吸氧,身为护士如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