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雅果科技王凯校对:雅果科技谢晶石
摘要背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肺康复(PR)可以改善人体的功能状态,但需要特定的设施。太极拳是一种结合心理治疗和体育锻炼的运动,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在中国广泛应用,并在世界其他地方越来越受欢迎。我们假设太极与PR是等价的(比如,他们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GRQ]绝对误差小于4分)。
方法:我们一共研究了例未用过支气管扩张剂的患者(平均FEV1,1.11±0.42L;43.6%预计值)。在开始每日服用微克茚达特罗两周后,他们随机接受标准的每周三次PR或每周五次太极治疗,共持续12周。主要终点为运动干预前后SGRQ的变化;干预结束后12周也进行了测量。
结果:运动干预结束时SGRQ组间差异为-0.48(95%CIPRvs太极,-3.6~2.6;P=0.76),没有超过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12周后,SGRQ组间差异为4.5(95%CI,1.9~7.0;P0.),太极的效果更加显著。6分钟步行距离观察到相似的趋势;FEV1无明显变化。
结论:对于提高COPD患者的SGRQ评分,太极与PR是等效的。停止运动12周后,在SGRQ评分上的临床显著性差异出现,太极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太极作为PR的替代品是适合的。
关键词:COPD;茚达特罗;肺康复;太极
正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进行性肺病,是全球成人死亡的常见原因。在缺乏能够逆转肺实质损伤的治疗方法的情况下,改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肺康复(PR)。虽然PR在完成者中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基于康复中心或健身房的方法限制了供应量,并且在课程完成后效果会逐渐消退。
太极拳是一项中国的养生运动,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太极可以改善多种慢性疾病的症状,包括纤维肌痛综合征和帕金森氏症。试点研究表明,与标准的运动方式相比,太极代表了一种显著的运动负荷,这表明太极可以像PR一样改善COPD患者的身体机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然而,在太极与传统肺康复之间还没有大规模的对比,这就完全妨碍了推出太极来取代肺康复。因此,我们在使用标准支气管扩张剂的背景下进行了两者的比较,通过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判断太极和P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是否具有同等的疗效,以验证太极和P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患者与方法
综述
医院进行,经广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为参与者提供书面的知情同意书。患者是(经广告)根据他们的年龄、吸烟史和症状(咳嗽/气喘)从社区招募的;患者为首次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符合条件的患者年龄在40-80岁之间,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25%且80%预计值,FEV1/FVC0.7。
在为期两周的预处理之前和之后进行测量,开始每日一次茚达特罗微克(访视2-3次)。患者在第2次访视时随机接受12周的太极治疗或以基于康复中心的肺康复,之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测量(访视6)。茚达特罗再持续使用12周,然后进行最终的测量(访视9)。当然,中间也进行了测量,但为了整洁清晰起见不作报告。
处理
太极拳是以24式杨式太极为基础教授的;要求是每周5天,每次持续1小时,连续12周。起初,患者每天被教授2-3个动作,通常需要2周掌握;在此基础上,每个导师指导2-3个参与者。之后,参与者可以参加更大规模的集体培训,其中一名讲师提供指导,并通过实时视频流传输给大厅里的所有小组成员。在为期12周的研究结束时,研究人员鼓励参与者继续练习太极,要么独自练习,要么通过社区团体练习;但是,调查人员在此期间没有提供任何协助。由于太极拳练习的团体性质,这项运动在训练期间并没有变得更剧烈,尽管参与者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更加熟练。同时,一个更大的团体打太极的视频可以在网上观看(视频),并且,这一组也接受了教育投入。
肺康复项目以标准的英国实践为版本;在研究开始时,所经过的培训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英国物理治疗师来监督和检查。简单地说,一个为期12周的项目,每周进行三次1小时的训练(包括热身和冷却阶段)。参与者进行了大约50%的阻力训练(手臂和腿的重量,目标是他们一次重复最多的70%-80%),混合训练(划船机),和50%的渐进有氧全身运动(如自行车或跑步机),除了教育课程。对于有氧运动,在每次运动后记录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并对其进行侧定,以达到BORG评分4-6级的感知呼吸困难水平。在项目结束时,参与者得到口头鼓励,尽可能保持身体活动。更多的细节可以在电子版附录1中找到。
测量
作为主要终点的SGRQ评分,在第2、3、6、和9次访视时测量;在同一时间点采取的次要指标是FEV1(按%预测值)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D),并对运动训练的开始和结束进行了初步比较(访视3至访视6)。SGRQ问卷是以中文版形式进行的,并采用手持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测定(microQuark肺功能仪,COSMED公司),整个过程符合美国胸科协会的指导方针。我们还测量了修改后的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分(mMRC)、简易体能状况量表、身高、体重(允许计算BMI)、生物阻抗法测定无脂肪体重(型号:BCA-1A人体成分分析仪,同方集团所属企业生产)、优势腿侧股四头肌最大自主收缩力、以及有关入院/ED出诊的数据。我们在筛查时(第1次访视),在第6次访视(即开始训练干预后11周开始)和第9次访视(即结束训练干预后11周开始)均有测量超过7天的体能活动(ActiGraph),同时,测量期间不能使患者的负担过重。
在没有试点数据的情况下,正式的功效计算是没有可能的;然而,基于Casaburi等人的早期研究,其中,在tiotropium和PR治疗后SGRQ得分是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善的,我们的目标是招募足够的参与者,使每组有50名“完成者”。预计约20%的患者退出,因此每组预先指定60名患者。
统计分析
所有被随机分组研究并接受1剂量茚达特罗的受试者均完整的保留在分析集中,此分析集采用了意向性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未访问的次数(或每次访问收集的数据不完整)是占少数的(e-Table1)。我们没有尝试去推测缺失的数据,而是进行了最后的观察。前后的比较采用学生t检验,先确定数据为正态分布,组间变化通过方差分析得到(SPSS第13版)。
结果
招募人数和最后保留人数如图1所示;基线人口统计数据见表1。由于违反了治疗方案,名患者中有一名在同意和第1次访视之间使用了支气管扩张剂。两组在基线时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出勤率方面都有很高的依从性(当前天数/预计总天数):太极组为91±1%,肺康复组为87±2%。
太极与肺康复的比较(访视3和访视6)
主要结果作为治疗分配的函数如表2所示;除FEV1外,两组均有显著改善。然而,当考虑组间变化时,我们观察到总SGRQ、呼吸量测定法、6MWD或mMRC评分等结果是没有差异的。肺康复组与太极组之间的差异为-0.48(95%CI,-3.6~2.6;P=0.76);对于6MWD,是0.78米(95%CI,-10.8~12.8;P=0.89)。FEV1无明显差异。
保存效益:PR与太极的比较(访视9的体现)
第9次访视时,太极拳组SGRQ、mMRC、6MWD较第6次有进一步改善;相比之下,PR组在SGRQ或mMRC方面没有进一步改善,6MWD的下降幅度虽小,但具有统计学意义(e-Table2)。
PR组与太极组在SGRQ上的差异为4.5(95%CI,1.9~7.0;P0.);对于6MWD,它在两组的差异是-22.7米(95%CI,-34.6~-10.9;P0.);mMRC得分在两组的差异是0.32(95%CI,0.15~0.49;P0.)。在所有的对比项上,太极相对于PR是更加有优势的。由于mMRC是一个分类变量,这里我们计算了每组的比例;太极拳组的20名(33.3%)患者和PR组的5名(8.3%)患者中,在第6次和第9次访视期间发现两组分别减少了1个百分点(卡方检验,P=0.)。FEV1无明显差异。主要参数的总体进展情况如图2所示,不同SGRQ域的亚分析结果如e-Table3所示。如果比较的重点是在锻炼的开始(访视3)而不是结束(访视6),那么对第9次数据的分析所传达的总体信息也得到了证实(e-Table4)。
股四头肌肌力
有关四头肌强度的数据见图2。在运动干预结束时(访视6),PR与Tai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在第6次和第9次访视之间,各组间的四头肌力量存在差异,而在第9次访视时,PR组和太极拳组组间四头肌最大自主收缩力的差异为-3.3kg(95%CI,-5.2~-1.4;P0.)。体育锻炼对太极拳有轻微的好处,因此这一组在第9次来访时步数明显更高(e-Table5):太极组是±步/天,PR组是±步/天(P=0.03)。
茚达特罗的影响及不良事件
茚达特罗的影响如e-Table6所示。两组不良事件无显著性差异(e-Table7)。
讨论
太极组和PR组同时使用长效吸入型β激动剂,通过长期的试验,两组均带来了显著的益处,这是通过使用治疗特定的生活质量和6MWD测试表现来衡量的。虽然两种训练方法之间的差异都不超过SGRQ评分的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MCID)4,但是12周后停止正规训练后,SGRQ评分,6MWD,mMRC呼吸困难评分,四头肌力量均出现了有利于太极拳效果更显著的情况。我们的结论是,太极拳等同于PR,并可能带来更持久的好处。
方法评论
选择SGRQ作为主要结果衡量标准需要正当的理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往往通过FEV1的变化来判断;然而,根据早期的研究结果,我们并不期望PR或太极会影响FEV1。我们本可以使用一种运动结果作为测量方法,但有一个危险,即选择用于评估的运动方式可能倾向于通过某种学习效果进行干预。鉴于此,我们没有进行特定的心肺运动测试,这是因为这个测试在概念上比太极更接近于正式的PR。相反,SGRQ被广泛用作COPD临床试验的终点,最近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定为新药试验的有效公共初级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