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以整体观来诊治疾病的,因为中医认为人体内的各种脏腑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所以有“头痛医脚,脚能治头”的说法),联系的桥梁就是经络。经络是传统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就像是城市的高速公路网一样,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可以运送气血、治疗疾病。因为经络上的各种穴位在异常状态下会产生某些反应,经络保健就是通过对这些特定穴位的刺激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经络虽然看不见,但却可以感知其存在,与现代医学中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有相关性。针灸就是通过经络来治病的。
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来保健和治病的方法有:
针灸;
敷贴;
艾灸;
微针埋植(可持续刺激穴位);
埋线(可长久保持穴位刺激的疗效)。
“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此时人体阳气处于收敛闭藏状态,气血运行缓慢,抵抗寒邪的能力有所下降,外邪容易侵犯人体,各种冬病容易发作;而采用中医传统医学外治法之一的“三九贴”,就是在特定穴位进行灸贴,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温煦经络阳气,驱散内伏寒邪,从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
“三九贴”应该是一个系统治疗。一般来说,穴位敷贴至少要坚持三年,若要加强效果,最多可连续五年。灸贴需要积累的过程,时间不够、缺乏系统,疗效都会大打折扣。
医院针灸科是国家中医重点专病专科,也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针灸”的传承总基地,他们的”三九贴“是根据不同的疾病、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穴位,采用不同的特制经络穴位膏方来进行穴位敷贴的;同时还配合耳穴刺激、穴位埋针等的综合治疗,加强疗效。
医院针灸科的“三九贴”
贴敷疗程:6次(从“冬至”开始,“头九”、“二九”、“三九”各两次,每次之间间隔三天以上);
贴敷时间:每次治疗时间约50分钟。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一般成人保留约3~4小时,儿童1~2小时)。
“三九贴”适用于中老年人、儿童以及各类亚健康人群。所涉疾病包括:
肺系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
骨、关节病: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膝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妇科及泌尿系统疾病:痛经、月经后期、不孕、产后头痛、阳痿、早泄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免疫力低下:易感冒、易疲劳、易感染等。
“三九贴”的禁忌症
1、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能贴敷;
2、2岁以下的孩子、孕妇、对胶布过敏者要慎用;
3、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不宜贴敷;
4、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不适宜贴敷。
“三九贴”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戒食促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煎炸食物),以免引起感染;
忌烟、酒;
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及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发物等;
贴敷部位有微热感或微痒感是正常的,不需要处理;
如果出现明显的红、肿、痛及瘙痒,就要及时揭掉药膏,避免抓挠;
如果贴敷部位有水疱,医院皮肤科,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不要自行处理,以防感染。
沈卫东主任医师
医院针灸科/康复科主任
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上海市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针灸学会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分会委员。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型中风脑病、各型痛症、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耳鸣、耳聋、肥胖、脑病、颈肩腰腿痛、内分泌紊乱、痛症、神经损伤及亚健康调理。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周六上午西院;周一、周三、周五下午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