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科Lippincott期刊热点文章
ChineseMedical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年17期刊出的一篇综述,回顾了20年来GOLD慢阻肺疾病评估体系更新的历史。该刊是中华医学会(CMA)会刊,在威科集团(WoltersKluwer)旗下Lippincott平台出版。
ChineseMedical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年17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亚红教授的综述:TwentyyearsofchangesinthediseaseassessmentmethodoftheGlobalInitiativeforChronicObstructiveLungDisease。
该文回顾了20年来GOLD慢阻肺疾病评估体系更新的历史,从新病情评估分组的分布变化、临床特征、对治疗的影响以及对预后的指导意义四个方面阐述新疾病评估体系更新带来的变化,最后提出了优化慢阻肺疾病评估体系的思考。新评估方法修改引起的治疗策略改变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评估系统可以通过进一步确定表型来优化,这将有助于在未来建立更个性化的慢阻肺管理方法。
年,第一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TheGlobalInitiativeforChronicObstructiveLungDisease,GOLD)发布,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的规范化诊治提供了指导。GOLD0被定义为慢阻肺的高危期,并被纳入肺功能分级系统。
GOLD每4-5年就会经历一次重大修订,每年都有更新。GOLD最重要的变化与慢阻肺疾病评估方法有关。这些变化分别发生在年、年和年。
年GOLD对慢阻肺的定义、肺功能评估、发病机制、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更新,根据肺功能将慢阻肺分为四级。
年GOLD对慢阻肺评估方式和管理模式有了较大的更新,保留了肺功能分级系统,加入症状、急性加重风险综合评估。
GOLD更新了慢阻肺定义、综合评估工具、治疗等方面,为慢阻肺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慢阻肺的评估系统也被再次修订,将肺功能评估从中分离,更新后的评估系统只通过患者的症状和急性加重史进行分组。
GOLD仍然沿用GOLD的评估工具,但对于急性加重史的判断修改为中度或重度急性加重,需要应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以及抗生素和(或)激素治疗为中度急性加重,需要住院或急诊就诊为重度急性加重,通常伴有急性呼吸衰竭。
GOLD将初始治疗(基于ABCD分组)与随访治疗(根据患者的治疗特点和用药)分开。此外,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被引入作为预测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corticosteroids,ICSs)预防急性加重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GOLD最主要的变化为增加了随访患者的非药物管理,嗜酸性粒细胞预测ICSs疗效的新证据以及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鉴别诊断。
作者介绍
陈亚红
通讯作者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科研伦理综合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慢性气道疾病。担任第11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学组副组长,第8-10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基层呼吸疾病联盟副主席,《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委。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金,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支持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论著25篇。研究结果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参加编写中国慢阻肺诊治指南,作为GOLD中文版翻译主审者,制定慢阻肺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廖艺璇
第一作者
医学博士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浏览英文原文:
TwentyyearsofchangesinthediseaseassessmentmethodoftheGlobalInitiativeforChronicObstructiveLungDisease
本文转载自《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