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5/30 2:49:00
《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阴阳气血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由于外来邪气入侵,正气与之抗争,或劳倦过度,或跌打损伤,致气血紊乱,痰瘀积聚,则导致阴阳失衡,或阴阳偏盛。所以促进机体阴阳趋于平衡,就是中医养生的真谛。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音乐具有通理阴阳的作用。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大多平和、典雅、含蓄,讲究中和,恰到好处,这些对于维持生命运动过程的阴阳平衡,以及保持精气神的统一,促进人的身心健康,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一、协调阴阳协调阴阳的根本措施是扶正祛邪,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对于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多种病证,采取补阴、补阳、补气、补血等方法。音乐能促进人体脏腑功能,从而使“不足”得以纠正。例如脾胃之气不足,则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久之,体瘦质弱,倦怠无力。在辩证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以补益脾土,旺盛食欲,促进消化系统功能的“土”乐,以补其不足。对于脏腑阴阳偏盛的“实证”,“祛邪”是其治疗原则,临床治疗常用泻实之法平抑过亢的病邪,如肝阳上亢会引起头痛、头晕、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用平和舒缓、委婉优美的旋律,就可以收到平肝潜阳、定神镇静、缓解诸证的效果。协调阴阳是为了达到生理上的动态平衡,与药物治疗不同,有时服药会抑制太过,如有人在服用降压药后,造成血压过低,由于脑缺血缺氧,使眩晕更加严重,降压过程中也会出现昏厥、虚弱、恶心、呕吐等症状,称为“低血压反应。”而音乐疗法则不然,它可以避免“矫枉过正”。二、促进体内运动平衡人体的阴阳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以“升、降、出、入”为其运动形式,保持这种运动形式的正常,是养生保健的基本观点。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吸气就有呼气,如果阴阳运动出现障碍,就会出现气滞、血瘀等症状;例如心属火,肾属水,“水火既济”,即心与肾的运动状态相互协调,则心脏的功能稳定正常,如果心火过亢,或肾水偏衰,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升降运动失常,就会出现失眠、心悸诸症,冠心病就是水火不济引起的疾病之一。再从心肺的功能来看,肺主气,心主血,“气为血之帅”,肺的呼吸功能受到损害,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慢性支气管炎导致慢性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者发展成肺心病,甚至心力衰竭。许多肺心病患者常见口唇、指趾尖、鼻尖及耳垂等皮肤及黏膜出现青紫色,医学上称为发绀,就是“气滞血瘀”的表现。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直接影响到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各方面的协调平衡,音乐可以改变心理情境和生活方式,消除病因,改善气在体内升降出入的运动状态,促进身心健康。三、促进转化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夏互相转化,由量变到质变。五脏正气的盛衰,内外环境的影响,是促进转化的条件。创造条件让机体向健康方面转化,是配合药治的最佳途径。音乐对内外环境的调节,对促进机体健康的作用是得天独厚的。朝气蓬勃,充满生命力的音乐,最能使人的心境充满活力,如同吸收了新的力量,注入了新的活力。音乐对身心具有极大的抚慰和鼓舞作用,这些作用都能使机体想更建康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情志不畅的人,每每由于不良情绪对内分泌造成不良影响,使体内阴阳失衡,从而诱发各类疾病,而音乐梦陶冶情志,纠正内环境,使身体和精神同时获得营养。此外,音乐在疾病后期能促进康复,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音乐养生曲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