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10号XXX到儿科专家就诊。”
“请号XXX到儿科3就诊。”
“请号XXX到儿科1就诊。”
“医生,孩子这几天总是咳嗽”“医生,孩子一直打喷嚏流涕”……入冬以来,我院儿科迎来了最忙碌的时刻,从门诊到病房都呈现超负荷工作状态。
在儿科病区,医护人员们也处于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状态。近一个月,儿科病区的床位每天处于爆满状态,有很多小患儿等着排队住院。儿科的医务人员基本没有休息日,都在加班,就连怀着孕生着病的医务人员都坚守在岗位上。
我院儿科主任钱红萍介绍到,来就诊的大部分为一周岁以下的婴儿,常见有咳嗽、打喷嚏、气喘等症状,多被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所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居多。
所以,儿科接诊量超,背后主要黑手是谁?
答案是它——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其实它长得一点儿也不像荷包蛋,属于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属,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因为科学家在组织培养时可以引起细胞间界限消失而融合在一起形成合胞体,才取了这个酷酷的名字。
人类是合胞病毒的天然宿主,换句话说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而且传染性极强,在人一生中可以被多次感染,成人的临床症状会很轻,但是传播能力却不弱,而且专门爱挑“软柿子”捏——低年龄段的婴幼儿,感染后容易发生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如毛细支气管炎。
02传播特点及临床症状
RSV传播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污染的手指直接将病毒接种到鼻黏膜和眼黏膜也是引起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RSV在呼吸道一般的潜伏期为4~5天,下呼吸道症状通常出现在流涕后1~3天,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引起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肺部可闻及湿罗音及哮鸣音。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容易引起喘息,进而诱发哮喘。严重的婴幼儿RSV感染主要在毛细支气管,表现为气管周围组织的炎症,但也可能波及到周围的组织。
由于RSV喜好细支气管上皮,加上婴幼儿细支气管的特殊解剖结构,因此,婴幼儿的肺部组织在发生坏死和水肿时容易发生阻塞。所以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多发于小于6个月的婴儿。
03儿科专家建议您,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合胞病毒
1对于小婴儿,至少母乳喂养到6月龄,喂养到1岁更好。母乳中的IgA能减少呼吸道疾病。
2家庭成员不要吸烟。被动吸烟的儿童,严重RSV感染的住院率是无被动吸烟的2.53倍。
大家要注意,不仅不能当着孩子面抽烟,孩子不在家也不能抽烟。因为烟雾沉积在沙发、床上,依然能持续对孩子产生影响,并且能持续多年。
3不要亲吻小朋友,不要对着小朋友打喷嚏,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捂住。
4做好手卫生:7步洗手法,每次肥皂水洗手坚持20秒,洗掉手上携带的病原。
5不要带孩子去人群拥挤的地方玩耍。
6每日建议开窗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降低室内病毒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