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巡讲来到长沙市,来医院呼吸科主任陈平担任大会主席,陈平教授致辞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新版指南在诊疗方面的更新将有提高慢阻肺的诊疗水平。大会还邀请到陈燕、罗百灵、朱锦琪、曾慧卉专家出席,专家们围绕“慢阻肺相关主题”为参会人员带来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并就大会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慢阻肺诊疗指南(年修订版)更新要点解读陈燕教授指出慢阻肺的诊断与评估注重早期诊断。
肺功能仍然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慢阻肺筛查问卷可以用来初步筛查慢阻肺高危人群,结合肺功能检查可提高慢阻肺早期诊断率。新版指南对慢阻肺稳定期治疗更加明确,指出支气管舒张剂是慢阻肺的基础一线治疗治疗药物,结合急性加重史、血嗜酸性粒细胞数值和合并症及并发症等综合考虑何时联合ICS治疗。
指南强调联合疗法在稳定期慢阻肺治疗的获益,包括改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降低未来急性加重风险和死亡率,初始治疗的药物选择需进行个体化评估,结合症状和急性加重风险综合评估制定相应的起始药物治疗。三联吸入治疗可作为D组患者起始治疗的可选方案之一。慢阻肺的诊治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未能满足的需求,需要未来更精准的探索。
及早干预,重新审视慢阻肺急性加重罗百灵教授指出慢阻肺已是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其疾病负担主要由急性加重造成,慢阻肺急性加重主要表现为症状加剧,严重程度根据所需治疗判断,但慢阻肺患者经常不自知且不会报告急性加重事件。既往有急性加重病史、症状负担重、有特定合并症的慢阻肺患者发生未来急性加重风险大,临床医生应加强病史采集,精准识别急性加重高风险患者。急性加重造成的损害不局限于肺部,还可增加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发生风险。综合管理为急性加重的最佳预防策略。对于急性加重高风险患者应进行及早干预,起始三联治疗。
重视肺癌合并慢阻肺的慢阻肺规范治疗朱锦琪教授指出我国慢阻肺合并肺癌的患病率较高,慢阻肺合并肺癌的患者肺癌分化不良率更高、住院时间更长、更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生存期减少,疾病负担沉重。慢阻肺和肺癌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属同源性疾病,应早诊早治。
在慢阻肺合并肺癌的患者中,慢阻肺的治疗不容忽视。吸入给药在慢阻肺治疗中居于首要地位,三联吸入疗法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肺功能、疾病症状,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降低慢阻肺死亡风险。
从临床到实践-病例集解析曾慧卉教授向与会人员分享了临床工作中慢阻肺的治疗体会,李教授介绍了两例使用三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经典案例,三联吸入气雾剂规范吸入治疗能有效控制肺功能恶化程度、速率,改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大会最后,陈平教授总结道,目前,慢阻肺诊断现状不容乐观,漏诊、误诊率高,诊断水平亟待提高,慢阻肺的诊断与评估需注重早期诊断。对于急性加重高风险患者应进行及早干预,起始三联治疗。三联吸入气雾剂可快速、持续改善肺功能,并降低中度至重度患者病情恶化的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