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天气酷热,中暑而就诊者多。对此,医院医生提醒公众要注意防暑降温。
哪些人易中暑?具体有: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功能差肢体散热不畅;孕产妇,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逗留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婴幼儿,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糖尿病病人,其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较晚,易引起中暑;心功能不全者,炎热天气会带来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感染性疾病患者,细菌或病*产生内源性致热源让机体产热加盛,炎症释放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互不利于散热而诱发中暑等。
中暑有哪些表现?据介绍,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腹泻、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为先兆。中暑如不及时处理,症状加重,变成重度中暑。
中暑后,该如何紧急处理?医生说,应立即将中暑者移至阴凉处或空调室中,解开衣扣和腰带,敞开上衣,然后再喝些凉白开水或盐水,并给予物理降温,用30%浓度的酒精或温水擦拭全身,并在额头、腋下、腹股沟等血管浅表处放置冰袋。高烧不退、昏迷、抽搐等病医院抢救。林祖义
来源湄洲日报责任编辑林剑升